1975年11月,袁隆平(右三)和同事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2012年1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右)为袁隆平(左)颁发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表彰他在热带农业发展领域的贡献。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自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为荣获2000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和袁隆平。
2002年,袁隆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百年校庆。
2003年10月9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湘潭县泉塘子乡的一个超级杂交稻示范田里。
1980年,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袁隆平(左三)和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学员一起参观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高光效育种技术。
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结实情况。
1953年,袁隆平毕业照
2007年,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
1978年3月21日,全国科学大会上,湖南省代表袁隆平在小组会上发言。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1994年的袁隆平
1973 年,籼型杂交水稻正式培育成功。发明人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张老照片为袁隆平(右三)和同事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
幼年袁隆平(左)
少年时期的袁隆平
袁隆平(后排居中)读大学期间拟招为空军飞行员,同学欢送时合影
1947年,袁隆平(前排左一)参加游泳比赛的留影
早期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
1967年,袁隆平在试验田介绍雄性不育水稻
青年时期的袁隆平
1973年,袁隆平在三亚培育杂交水稻的情景。
早期袁隆平与助手李必湖(左三)等在实验室
1976年12月,袁隆平(右)和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袁隆平颁发当年“科学奖”证书
1986年10月6日,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田里向出席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外国专家学者介绍情况。
2006年6月,袁隆平院士来到北京开会。期间,他听说华国锋同志身体欠佳,就特意抽出时间去看望华老。二人见面后,华国锋与袁隆平握手,亲切交谈。二人讲话时,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半个小时都没有松开。分别时,华老特地写下了八个字送给袁隆平:隆平同志,贵在创新。
2006年,袁隆平给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学员授课。
2007年,袁隆平在试验田边查看水稻长势
2009年9月,袁隆平带各国朋友参观试验田。
2010年9月7日,袁隆平80大寿。
2017年9月29日,袁隆平在湖南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
袁隆平早年在实验室进行水稻研究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袁隆平还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
